最近,代购们又登上了热搜,这次不是因为代购被罚款几百万,也不是代购被骗!而是代购托关系找人帮忙“捞货”。
之前,小编写过一篇关于文章《代购被海关扣下的奢侈品都去哪儿了?》
文章详细的写出了涉案被扣的财物的三种处理方式,大致归类的话能分出三种:①扣下被退回去 ②扣下的被拍卖 ③扣下的被销毁
👇👇👇
而文章也清楚地说明了,海关扣下的东西很难通过“内部关系”偷偷拿出来!而且海关还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:
👇👇👇
当然,这是按照理论上讲,不过,最近真有代购想通过各种关系帮忙“捞货”,结果被查了......
根据新闻报道,一位30岁的廖某自称和上海海关内部领导非常熟悉,只需付一点手续费和捞货费就能疏通关系。
不仅能把扣押的货物捞回来,还能帮助消除黑名单,还能保证:确保以后代购一路畅通无阻......代哪都能过关!!
这是把从海关捞货当成捞大白菜了?就冲这保证就不靠谱,哪有把话说这么满的?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诈骗手段,我们说一下过程:
2017年5月,一位做韩国代购生意的艳姐,经过朋友的介绍,认识了浙江泰顺女子廖某,这位廖某是在韩国做整容中介的,通过简单聊天之后,很快两人就相谈甚欢,一副相见恨晚、惺惺相惜的感觉。
在韩国做代购生意的艳姐,在聊天过程中,有意无意的提到,一位在韩国也做代购生意的朋友,一大批货物被上海海关扣下了。
而廖某随即就说,正好自己在上海市政里有高官熟人,还认识上海海关里面的领导,关系非常铁!
只要请他们帮忙出关,过关率百分百,这不经意透漏的信息让艳姐非常上心,随后廖某又想让艳姐跟自己一起做通关生意,无本买卖,100%利润啊!
艳姐听廖某把捞货报价、海关分成说得头头是道,一看就是干过啊~因此,艳姐随即把自己的代购资源全都介绍给了廖某。
两个月后,陆陆续续有客户要求廖某帮忙“捞货”,而廖某却一副泰山压顶岿然不动的态势,让客户不要着急。
随后又咨询客户是不是需要一次性把黑名单也消除掉,如果无法消掉以后被抓可能要被判刑。客户一听就急了,连忙又打钱请帮忙消除黑名单。
通关费都付好了,自然要催廖某捞货进展,结果廖某并没有从中周转,而是把海关领导的微信推给了客户。
而在这个“领导微信”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,拖延时间,又以要打点退货部,货物太多,加急出关等理由要求客户加钱。
客户一听,这马上就要捞出来了,那就交吧,于是客户们前前后后打了87万元。
而最后在客户打完钱之后,又不断催促廖某,廖某因不厌其烦,告诉客户退钱,结果客户查款的时候发现一分都没有。
于是就报了警,当警察抓到廖某后才发现,原来海关领导微信就是廖某自己开的,一人分饰多个角色。
日前,法院做出了最后的判决,廖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用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他人财物,构成诈骗罪,因数目巨大,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,并处罚金13万元。
廖某虽然诈骗玩得贼溜,但终于还是把自己玩进去了。但是通过这次事件,还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:
“为了货物,代购们毫不犹豫的一次又一次的打钱,结果最后却发现被骗。”